退休高工俱乐部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4 posters

向下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Empty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帖子 由 Admin 2011-10-08, 12:33 pm

编号:建议11725号

建议主题:从各种新闻媒体不计其数的报道,看取消退休双轨制、缩小养老金悬殊差距的紧迫性

建议类别:民生类

建议人: 宫正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提交时间:2011-05-28 11:35:36

内容:万众瞩目的养老金悬殊差距问题,不仅引起了全国企退人员的强烈不满,而且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不断质疑和批评。其严重的不公平、不合理性,已经遭到整个社会的千夫所指和无数百姓的诟病!对于这个天下最不公问题的批评之声、呐喊之声,对于解决问题的支持之声与建议之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虽然经过连续7次上涨养老金,但因涨幅过小而使企业养老金与党政机关退休金,依然相差甚远!“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三个高工不如一个小学教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青年报)。现在全国企业(含垄断行业)人均养老金只有1400元左右!除去待遇尚好的垄断行业的退休人员,普通企业养老金千元左右的大有人在!对于这个天下最严重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多年来,除企退人员、两会代表与委员、有关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不断诉求、呼吁和建议外,很多新闻媒体对此也曾进行了不可胜数的分析、评论与报道。从各种新闻媒体不计其数的报道中,不难看到取消退休双轨制、缩小养老金的悬殊差距,不仅是最大的民生、民意,而且还看到了取消退休双轨制、缩小养老金悬殊差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人民日报近期在《养老“双轨制”导致不同群体退休金可能相差数倍》(记者:杜海涛 靳博)和《人民日报市场漫步:期待养老保障更公平》(记者:北岸)以及《保障不“给力” 百姓不敢花》(白天亮)等三篇文章中写到:在“双轨制”养老模式之下,工作性质相近、年限相同的职工,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可能相差数倍。由于向往稳定的养老保障,仅有1.2%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工人农民。 “双轨制”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公。同等学历、同等技能甚至同等贡献的人,仅仅是因为工作单位性质的不同,退休后就不能得到同等待遇。这种因身份、体制等标签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的一大问题。 “双轨制”是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绊脚石”。由于退休待遇差距很大,影响了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成为万人争宠的“香饽饽”,一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总是乏人问津。一些人明知不适合、不能发挥特长,也宁愿赖在国家机关,不愿意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再说养老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七连涨”,目前月均1400元左右。但电价涨、水价涨、食用油价涨……这样的保障水平真让人乐不起来。在职职工算算账,同样要拼命存钱,因为目前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约为60%,如果参加工作晚、退休早,替代率会更低。从制度设计上讲,可以通过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来提高保障水平,但现实中,多数劳动者能让企业按实际工资缴养老费就不错了,企业年金简直是奢望。要想退休后生活水准不至于有太大滑落,不储蓄不行。(《保障不“给力” 百姓不敢花》白天亮) 2,工人日报在今年二月和两会期间先后的两篇文章中说: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双轨制”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遭到不少代表委员“炮轰”。对于养老“双轨制”造成的不公已有共识,但究竟该如何解决却有不同思路。一些人强调应尽快“并轨”,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短期难以废除“双轨制”的现实考量下,应着力缩小养老差距。对如何缩小差距?有代表委员建议“不是把公务员拉下去,而是把企业职工提上来”。 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差距依然不小。(工人日报《养老"双轨制"遭炮轰 代表委员建言缩小养老差距》记者:沈刚 王娇萍 郑莉)退休之后,大家一起安享晚年,却发现,因为退休的单位不同,身份不同,拿到的工资有着天壤之别。“养老双轨制”令人纠结,呼吁废除“养老双轨制”的声音越来越大。退休前,因为工种不同,工作强度不同,在薪水上有所差别。但退休后,大家都处于“休息状态”,为何还会有退休金的高下悬殊? “养老双轨制”如果差别不是很大,倒也可以接受,毕竟这有着历史的原因,一下子解决很困难。事实上,企业退休人员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同等资质退休人员的待遇低两至三倍。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工作时,收入差距如此大,而退休后,仍然是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此现状,离公平越来越远了。(工人日报:《应早日取消“养老双轨制”》 郭文斌) 3,为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新京报在今年两会期间,以《解决“养老金双轨制”应有时间表》为题发表了社论。其中一段内容是这样叙述的:的确,“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成因、危害、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社会早有共识,关键是决策者的勇气、决心、具体方案层面的问题。正如宋晓梧委员所说,“问题实质不是理论争论,而是利益调整。”现在的关键不是“提办法”,而是“下决心”。温总理已经提出,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列为重要议题,作出决策,给出改革的具体时间表。此前,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迟迟得不到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既是养老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双重身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以预料,如果要削减现有群体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会面临很多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走“帕累托改进”或增量改革的路子,不减少各群体现在养老金的数额,但增量部分绝大多数用于企业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福利增长。不“削峰”,但要大力、尽快“填谷”。总之,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责任感和勇气目前来说是第一位的。只要战役决心一下,战术、办法有的是。(新京社论:《解决“养老金双轨制”应有时间表》 4,大众日报今年二月在《取消养老双轨制应尽快提上日程》(作者:瞿玉杰)一文中说:养老双轨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就业平衡、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不仅遭到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增加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2005年至今国家已连续六年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然而,由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涨幅远小于公务员养老金的涨幅,从而导致二者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因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七连涨”而缩小,反而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在职时,公务员与企业单位职工待遇上有所差别,尚能理解;但是,退休后大家都是“社会人”,如果待遇差别过大,就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原则。笔者以为,在我国财力日益增长的今天,废除养老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到了拿出勇气和决心向养老双轨制说“再见”的时候了。 5,多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形成了双轨制,即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目前,我国存在着两套退休养老金制度:一种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拨”退休制度;另一种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国拨”就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缴费型”则是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据统计,在双轨制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中国保险报:《积极推进破除养老双轨制》) 6,四川在线-麻辣烫评论 2011年全国“两会”评论专集:在《将破除养老“双轨制”进行到底》(作者:覃墨 编辑:盛飞)这篇文章中说:多年来,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一直是“双轨”并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享受大幅财政补贴,比起企业养老保险,双方待遇存在明显差距,且难以衔接。而且当前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太低,甚至已经影响了一部分老工人的基本生活。所以造成社会舆论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怨言颇多,一直以来,破除双轨制呼声不绝,而政策上却迟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愈加使群众对养老制度的双轨制产生反感。 此外,此种“双轨制”在公务员退休后的厚实待遇也带来了人们择业观的极度扭曲,时下,千千万万人对国考、省考趋之若鹜,“公务员热”不断上涨。于是便导致了企业人才流失,技术型人才薄弱,社会人才资源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人才结构性浪费,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长效进步。 7,“退休金双轨制”的存在,不仅让大众收入差距因不合理的制度而扩大,引起广大群众心理落差越来越大,被剥夺感和怨气越来越强烈,还影响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让人们不愿意从事创造性劳动,只愿意到风险小收入高的公务员阶层就业,影响社会的活力。要解决这一难题,要求在最高层面达成共识,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两会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和议事机构,应当真正关注这一问题,将这一问题尽快纳入议事日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尽快讨论,尽快解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统一认识,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胆识和魄力。这考验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道德勇气和政治责任,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既得利益者,但为了社会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复兴,需要他们以最大的公心和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来关注这一问题,为化解社会矛盾进行真正的思考。(西部商报:《黄河评论:“退休金并轨”事关社会公正》) 8,94%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2月11日人民网)在职时,公务员与企业单位职工待遇上有所差别,尚能理解;但是,退休后大家都是“社会人”,如果待遇差别过大,就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原则。养老双轨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权,多年以来之所以无法废除,根本原因在于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这种附属于身份上的特权。笔者以为,在我国财力日益增长的今天,废除养老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是到了该拿出勇气和决心向养老双轨制说“再见”的时候了!(广州日报:《养老并轨不宜一拖再拖》瞿玉杰) 9,现在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养老跟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差距越来越大。以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与在职员工平均收入的比值)比较,企业的替代率大约在50%附近,事业单位则在90%,而公务员则接近100%。不仅替代率有鸿沟,养老金的绝对数额,企业也远远低于公务员系统。2005年,企业单位人均离退休费为8803 元,事业单位和机关分别是16425元和18410元。也就是说,全国大约4000万吃“皇粮”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不仅养老金数额高、替代率也高,它直接带来的反应是财政压力巨大。当然,它也会产生人力资本市场上的扭曲,百万计的年轻人高喊着“到体制内去”,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世界经济报道:以社会分享填平养老金“鸿沟”) 10,目前我国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养老金数额比是1∶1.8∶2.1,严重失衡,表面上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也在“涨”,但“越涨”差距却越大,这足以看出养老金改革的势在必行。但双轨制能否成为历史,养老金“双轨制”鸿沟能否填平,“称”出来的是“良心”。绝大多数公众是赞同养老待遇并轨的,身处“轨道低端”的企业职工没有丝毫反对理由,反对者不外乎是另一头的公务人员。但长期占有较高养老金优益的人员,真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已工作期间的社会贡献难道就远远高于企业职工?某种意义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并未真正贯彻到公务员领域,而部分原本贡献极低、甚至无所事事的公务员退休后依然拿高薪,说到底就是不正当分配机制在退休领域的延伸和延续。这些不公平早就应打破。(证券时报:《毕晓哲:解决养老待遇双轨制是“良心活”》 11,众所周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已经改革10多年了。如果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失败的,现在理应暂停。而事实是,尽管养老金双轨制备受国民诟病,但并没有暂停的说法,甚至没有改进的说法。为了公平,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改革应该坚持企业社保改革的方向,或在企业社保制度上进行完善。而且,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革试点,现在公务员养老改革还要进行试点,有必要吗?所以,现在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不缺经验,缺的是决心。(大众日报:《养老制度并轨关键是要“下决心”》张魁兴)敢于实事求是报道退休双轨制的文章很多很多,在此不能摘录。通过上述媒体的评论、分析与报道,已经不难看出退休双轨制造成的养老金差距之悬殊、时间之久远、影响之恶劣、企退人员受害之严重!然而退休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鸿沟能否填平,依然在拷问着政府的良心与企退人员的耐力;拷问着是执政者到底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官、是情为民所系还是情为官所系!新闻媒体,在战争年代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和平年代依然应该是宣传、教育、团结人民,打击歪风、树立正气的有力武器。同时对各级政府的工作也应该具有舆论监督的职能。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新闻媒体对退休双轨制导致养老金差距悬殊问题进行了不胜枚举的报道,却没能看到退休政策并轨、养老差距缩小这个应有的舆论监督的效果。这是为什么?难道这是媒体本身的过错?不是,肯定不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期待着企业退休的朋友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分析与建议,更期待着人民政府用取消退休双轨制、缩小养老金悬殊差距的决心和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1-5-28

Admin
Admin

帖子数 : 599
注册日期 : 11-01-18

http://txgg.888forum.com

返回页首 向下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Empty 回复: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帖子 由 kaike 2011-10-09, 8:53 am

宫正平说了真话,支持.

kaike
教授
教授

帖子数 : 155
注册日期 : 11-09-13

返回页首 向下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Empty 回复: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帖子 由 愚翁100 2011-10-09, 1:03 pm

不是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吗?怎么退休双轨制这一块就没有太阳的光辉呢!所以说做秀容易,真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强烈支持宫正平的建议。


愚翁100
助工
助工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9-19

返回页首 向下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Empty 回复: E政案编号:建议11725号

帖子 由 anu4321 2011-10-10, 9:50 pm

公平正义是什么???????????????????!!!!!!!!!!!!!!!!!!!!!!!!!!!!

anu4321
教授
教授

帖子数 : 83
注册日期 : 11-09-1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