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双轨制改革何时破冰
退休高工俱乐部 :: 时政新闻和养老动向报道 :: 养老制度动向专题报道
第1页/共1页
养老双轨制改革何时破冰
养老双轨制改革何时破冰
—— 打破公务员的“社保特权”需中央下决心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蕾
核心提示:现存的社保“不均”之患由来已久,曾试图改革养老双轨制的试点工作以失败告终,近日高层再次高调提出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革,让大众充满了期待。
2月27日,国务院总理***在新华网回答网友提问,在回应养老双轨制时说,“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革”,这个饱受公众诟病的“养老双轨制”,再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十几年来,这种“双重待遇”从未改变。纵使在2008年,国务院曾经部署上海、山西等5个城市改革养老双轨制,都因阻力太大而夭折。
至今,改革仍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中央高层的频繁表态,正在释放积极信号。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说,只要政府下决心投入,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高工不如打字员”
***总理作客新华网,关于退休制度双轨制改革的回答,让南京某企业的退休工人王晓刚欣慰异常。在他看来,这个广大退休职工呼吁了好多年的问题,“终于听到最高层的回应了”。
王晓刚和母亲都是企业退休工人,母亲今年78岁,1951年参加工作。在王晓刚的记忆里,母亲工作非常繁忙,每天晚上要开会,还要照看他们兄妹三人。而他母亲的退休金在连续涨了7年之后,现在只有1462元。
王晓刚的姑父今年71岁,是“文革”前的南京某军校的毕业生,退休前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现在退休金是1680元。他有同学改行进入水务局工作,退休金将近4000元。
“我是2009年退休的,工龄34年,退休金1278元。我的同学是事业单位的一个打字员,现在的退休金是2760元。同样的贡献,退休金却差这么多,国家是该下决心取消退休双轨制了,还我们企业退休职工一个公平!”王晓刚说。
王晓刚作为企业的普通退休职工,对横跨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待遇鸿沟”,有如此大的不满,更遑论那些曾“挑大梁”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
上海、江苏徐州等地的退休高级工程师,曾为此发出公开信,千人签名,呼吁解决退休待遇过低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的退休金还没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和司机高。他们当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部委先进工作者、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以及省、市政协委员,同时都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
“在职时候要讲贡献,讲效率,二次分配就要讲公平。退休之后应该是国民待遇。”一位企业退休的老人说。
王晓刚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实质是财政负担,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则是社会化,养老金水平与企业、个人缴费基数和年限直接挂钩,缴费基数普遍按照企业的“基本工资”执行,直接导致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数额偏低。
王晓刚更清楚,改变这种现状,是个“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实“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退休待遇,还表现在诸多方面。据报道,退休人员去世后,依照2006年丧葬抚恤标准,上海企业是补发两个月企业平均工资;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补发本人20个月工资再外加600元补助费。
即便同一科技奖项获得者,显现在退休待遇上也是泾渭分明。在上海,若是企业员工,一次性补贴数千元,而机关事业单位则以每月增发比例计算,持续到离世。
微薄的退休金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王晓刚坦言,现在物价上涨,为此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修理家电技术,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母亲因治疗癌症,每个月要花掉医药费近千元,不得不选择稍微便宜的中药。
呼吁改变退休状况的高级专家也坦言,因养老金微薄,出门看病都要选坐1元无空调的公交车,这些为当地作过巨大贡献的高工们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
近10年来,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社会立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对解决企业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因其基数过低,差距仍然很大。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一直受到民众诟病。
曾经的改革无疾而终
企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可追溯到1984年,当时国家在一些地区开始实行退休费在市、县一级或行业内部社会统筹的试点。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
当时这项改革,仅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部分。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表明,国家由单位保障制度下的传统养老制度向建立在责任分担基础之上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转变。
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进行了规范,由此改变了个人养老保险由国家和企业包办的办法。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
经过全国多个城市的改革试点,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各地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统一的方案并要求各地贯彻落实。自此,各地不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开始走向统一。
出乎王晓刚意料的是,原本以为企业养老制度改革以后,会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但是该改革却一直处于静默阶段。
自此,饱受诟病的退休双轨制形成。事业单位及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此后争议不断。
在每年的两会上,有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不断炮轰退休养老金“双轨制”。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黄浩玲针对报告中提到“提高了近60万企退人员的养老保险标准”发难说:“现在处级公务员退休金能拿到7000-8000元/月,同是处级,企业的经理们每月自缴纳养老金1000多元,但退休时封顶也就是1700元/月。”
事实上,国家曾探索实施过养老制度双轨制改革。
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养老双轨制形成以来的第一次改革。但这次破冰之举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众多阻力,最终夭折。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后,发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5个试点省市无一‘动真格’”。
甚至在广东,本地的改革草案尚未出台,暨南大学30多名教授,为了高退休金而提前退休,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在编普通职工。
而沪、浙、晋、渝则都在改革中“犹豫”与“观望”。当时尚没有一个省市出台正式的改革实施方案,也没有得到哪个事业单位真正启动“试点”的官方消息。
这次养老制度双轨制改革探索之初,曾让王晓刚充满期待,但是夭折的结果,也并没有出乎王晓刚的意料。2009年,他毅然决然地让刚毕业的儿子报考了公务员,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今后有保障的职业”。
或许和王晓刚的想法类似,近年来,各级公务员报考火爆。据统计,2010年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突破了140万,最后参加考试的是103万,考试总体的录取比例为62比1,尽管有人弃考,但是已经是7年前报考人数8.7万人的16倍。
改革破冰需中央下决心
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不久前透露,我国要对《公务员法》今后10年的配套法规建设作出规划,如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等,要进行前瞻性制度设计和试点。
此前不久,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针对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问题表示,要进行前瞻性制度设计和试点。
***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也表示,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但是,在我国,“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表示,国家机关人员有600万,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有3100万,如果加上退休人员就超过4000万人,必须慎重、稳妥地加以处理,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形成一个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
尽管中央还没有透露公务员社保制度怎么改、何时改,但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学院教授潘锦棠认为,这是中央释放的积极信号,表示中央已在考虑这个问题。
同时,潘锦棠对温总理的话表示理解,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职能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群体,其社保制度的试点与改革肯定要“慎重再慎重”,“中央目前也只是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具体做法与政策都还要进一步讨论,不可能马上就试点。”潘锦棠说。
如何改革公务员社保制度,潘锦棠表示,要让“你的社会福利和你的专业素质、工作性质、工作强度相称”。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并非要求技术水平有多高,退休后拿的钱却是企业技术人员的三四倍,这就不公平了。”潘锦棠说,有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医生、专家等群体,技术水平确实很高,拿高退休金是合理的,现在反过来了,一些***比技术人员要高出不少。
但是一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告诉记者,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阻力较大,估计近几年内很难得到有效推动。如果公务员养老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推进,那么涉及3000万人的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也很难推行下去。
以2008年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夭折为例,有相关人士表示了类似担忧。他们认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主导者,以往经验表明,这些“被改革者”都属于强势群体,拥有对改革的主导能力,可以左右改革的方向,而“自肥”是人的本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则持乐观态度,他说这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政府要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上次养老双轨制改革的意图是要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向企业看齐,我觉得这样不行,要用最优化原则,向高看齐,要把企业的退休金拉高到机关事业单位,不能拉高就低,要拉低就高。”
夏学銮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不是大问题。只要政府下决心投入,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 打破公务员的“社保特权”需中央下决心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蕾
核心提示:现存的社保“不均”之患由来已久,曾试图改革养老双轨制的试点工作以失败告终,近日高层再次高调提出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革,让大众充满了期待。
2月27日,国务院总理***在新华网回答网友提问,在回应养老双轨制时说,“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革”,这个饱受公众诟病的“养老双轨制”,再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十几年来,这种“双重待遇”从未改变。纵使在2008年,国务院曾经部署上海、山西等5个城市改革养老双轨制,都因阻力太大而夭折。
至今,改革仍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中央高层的频繁表态,正在释放积极信号。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说,只要政府下决心投入,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高工不如打字员”
***总理作客新华网,关于退休制度双轨制改革的回答,让南京某企业的退休工人王晓刚欣慰异常。在他看来,这个广大退休职工呼吁了好多年的问题,“终于听到最高层的回应了”。
王晓刚和母亲都是企业退休工人,母亲今年78岁,1951年参加工作。在王晓刚的记忆里,母亲工作非常繁忙,每天晚上要开会,还要照看他们兄妹三人。而他母亲的退休金在连续涨了7年之后,现在只有1462元。
王晓刚的姑父今年71岁,是“文革”前的南京某军校的毕业生,退休前是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现在退休金是1680元。他有同学改行进入水务局工作,退休金将近4000元。
“我是2009年退休的,工龄34年,退休金1278元。我的同学是事业单位的一个打字员,现在的退休金是2760元。同样的贡献,退休金却差这么多,国家是该下决心取消退休双轨制了,还我们企业退休职工一个公平!”王晓刚说。
王晓刚作为企业的普通退休职工,对横跨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待遇鸿沟”,有如此大的不满,更遑论那些曾“挑大梁”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
上海、江苏徐州等地的退休高级工程师,曾为此发出公开信,千人签名,呼吁解决退休待遇过低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的退休金还没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和司机高。他们当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部委先进工作者、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以及省、市政协委员,同时都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
“在职时候要讲贡献,讲效率,二次分配就要讲公平。退休之后应该是国民待遇。”一位企业退休的老人说。
王晓刚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实质是财政负担,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则是社会化,养老金水平与企业、个人缴费基数和年限直接挂钩,缴费基数普遍按照企业的“基本工资”执行,直接导致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数额偏低。
王晓刚更清楚,改变这种现状,是个“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实“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退休待遇,还表现在诸多方面。据报道,退休人员去世后,依照2006年丧葬抚恤标准,上海企业是补发两个月企业平均工资;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补发本人20个月工资再外加600元补助费。
即便同一科技奖项获得者,显现在退休待遇上也是泾渭分明。在上海,若是企业员工,一次性补贴数千元,而机关事业单位则以每月增发比例计算,持续到离世。
微薄的退休金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王晓刚坦言,现在物价上涨,为此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修理家电技术,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母亲因治疗癌症,每个月要花掉医药费近千元,不得不选择稍微便宜的中药。
呼吁改变退休状况的高级专家也坦言,因养老金微薄,出门看病都要选坐1元无空调的公交车,这些为当地作过巨大贡献的高工们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
近10年来,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社会立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对解决企业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因其基数过低,差距仍然很大。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一直受到民众诟病。
曾经的改革无疾而终
企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可追溯到1984年,当时国家在一些地区开始实行退休费在市、县一级或行业内部社会统筹的试点。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
当时这项改革,仅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部分。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表明,国家由单位保障制度下的传统养老制度向建立在责任分担基础之上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转变。
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进行了规范,由此改变了个人养老保险由国家和企业包办的办法。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
经过全国多个城市的改革试点,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各地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统一的方案并要求各地贯彻落实。自此,各地不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方式开始走向统一。
出乎王晓刚意料的是,原本以为企业养老制度改革以后,会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但是该改革却一直处于静默阶段。
自此,饱受诟病的退休双轨制形成。事业单位及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金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此后争议不断。
在每年的两会上,有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不断炮轰退休养老金“双轨制”。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黄浩玲针对报告中提到“提高了近60万企退人员的养老保险标准”发难说:“现在处级公务员退休金能拿到7000-8000元/月,同是处级,企业的经理们每月自缴纳养老金1000多元,但退休时封顶也就是1700元/月。”
事实上,国家曾探索实施过养老制度双轨制改革。
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养老双轨制形成以来的第一次改革。但这次破冰之举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众多阻力,最终夭折。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后,发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5个试点省市无一‘动真格’”。
甚至在广东,本地的改革草案尚未出台,暨南大学30多名教授,为了高退休金而提前退休,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在编普通职工。
而沪、浙、晋、渝则都在改革中“犹豫”与“观望”。当时尚没有一个省市出台正式的改革实施方案,也没有得到哪个事业单位真正启动“试点”的官方消息。
这次养老制度双轨制改革探索之初,曾让王晓刚充满期待,但是夭折的结果,也并没有出乎王晓刚的意料。2009年,他毅然决然地让刚毕业的儿子报考了公务员,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今后有保障的职业”。
或许和王晓刚的想法类似,近年来,各级公务员报考火爆。据统计,2010年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突破了140万,最后参加考试的是103万,考试总体的录取比例为62比1,尽管有人弃考,但是已经是7年前报考人数8.7万人的16倍。
改革破冰需中央下决心
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不久前透露,我国要对《公务员法》今后10年的配套法规建设作出规划,如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等,要进行前瞻性制度设计和试点。
此前不久,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针对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问题表示,要进行前瞻性制度设计和试点。
***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也表示,养老双轨制一定要改。但是,在我国,“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表示,国家机关人员有600万,科教文卫体、事业单位有3100万,如果加上退休人员就超过4000万人,必须慎重、稳妥地加以处理,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形成一个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
尽管中央还没有透露公务员社保制度怎么改、何时改,但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学院教授潘锦棠认为,这是中央释放的积极信号,表示中央已在考虑这个问题。
同时,潘锦棠对温总理的话表示理解,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职能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群体,其社保制度的试点与改革肯定要“慎重再慎重”,“中央目前也只是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具体做法与政策都还要进一步讨论,不可能马上就试点。”潘锦棠说。
如何改革公务员社保制度,潘锦棠表示,要让“你的社会福利和你的专业素质、工作性质、工作强度相称”。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并非要求技术水平有多高,退休后拿的钱却是企业技术人员的三四倍,这就不公平了。”潘锦棠说,有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医生、专家等群体,技术水平确实很高,拿高退休金是合理的,现在反过来了,一些***比技术人员要高出不少。
但是一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告诉记者,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阻力较大,估计近几年内很难得到有效推动。如果公务员养老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推进,那么涉及3000万人的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也很难推行下去。
以2008年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夭折为例,有相关人士表示了类似担忧。他们认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主导者,以往经验表明,这些“被改革者”都属于强势群体,拥有对改革的主导能力,可以左右改革的方向,而“自肥”是人的本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则持乐观态度,他说这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政府要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上次养老双轨制改革的意图是要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向企业看齐,我觉得这样不行,要用最优化原则,向高看齐,要把企业的退休金拉高到机关事业单位,不能拉高就低,要拉低就高。”
夏学銮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不是大问题。只要政府下决心投入,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退休高工俱乐部 :: 时政新闻和养老动向报道 :: 养老制度动向专题报道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